2013年12月13日星期五

《从死看如何生》死亡经验(cited)

《从死看如何生》死亡经验



美国心脏科权威罗林医生在他著名的《死门之后》一书中提到许多死亡的经验。在他手上被救活的病人多得无以计数。有许多病人在被救活了以后说到他们曾经去了“另一个世界”。根据这些病人的口述,这死亡经验大略可以归纳成几个模式。

当病人在病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,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剎那,他们发现他们的“意识”仍然存在。这“意识”缓缓地从他们的头顶上飘出来,离开他们的身体,并且盘旋在病房的天花板下,看着医生和护士们忙着对他们的身体做紧急急救。多数的案例表示他们并不感到害怕,但是却觉得不习惯。因为在这个时候,人的“意识”和身体分开,“意识”看着“自己”躺在病床上,又发现“自己”飘浮在半空中。到底哪一个才是自己?多数人在这个时候才会感到—哦,原来我死了!他们又立刻发现,这“意识”虽然没了身体,却比活着的时候还有能力。他们不但能看,能听,能说(当然,活着的人是听不到他们说什么的),能思考,还能明白活人的心思,并且能随意到处飘移。有一部分病人在被救回来之后,还能准确地描述急救时的状况,甚至能重复说出医生和护士们当时的对话。这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。

很显然,这飘出身体的,不是单单用一个“意识”就可以涵盖了的。这飘出身体的,似乎就是人们常常谈论的“灵魂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到目前为止,一般的死亡学研究都接受这“灵魂”的说法。

这“灵魂”在盘旋了一阵子之后,就进入了一个很黑暗的隧道。这隧道非常深,非常的长,好像没有尽头。但是在很远的地方,隐约有一个亮光,指引着这灵魂。这灵魂就朝着这亮光飘去。在这隧道中,这灵魂是孤零零的,没有任何同伴。就这么一直飘,一直飘到隧道的尽头。有许多病人回来了以后说,他们在隧道的尽头,遇见了一个光体。这光体所发出的光是很特殊的,不像我们所看到的灯光,或是太阳光。这光体给人一种非常愉快、平安、慈祥的感觉,是在我们的这个世界所从来没经历过的。

但是,就在这个时候,一件最令人不自在的事情发生了。我们的一生,好像一卷快转的录像带,迅速地从我们眼前闪过。一生从小到大,从生到死,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,不论是好的,是坏的,帮助人的,陷害人的,我们记得的,我们不记得的,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。不但如此,就连我们脑子里所想的,不论是善的、恶的、干凈的、肮脏的、爱人的、恨人的、自私的、忌妒的,也都一五一十地给播出来了。那些个令人羞愧,见不得人的念头,原本以为没人知道的,也都穿了帮,泄了底了。哦,原来我是个这么不堪的人,我竟然做了这么多坏事,伤害了这么多人,脑子里积了这么多的恶和恨,心里面有这么多的苦毒。我不是一直都还不错吗?但是,这时,如果旁边有个洞,我们大概巴不得赶紧钻进去!令人欣慰的是,就在这一刻,我们终于了认识了自己,看到了我们的真面目。然而,令人伤心的是,我们所看到的自己,竟然是如此的丑陋,面目可憎。亲爱的朋友们,您预备好了看您人生的录像带了吗?圣经希伯来书里面说:按着定命,人人都有一死,死后且有审判。 其实也不需要审判了,光是教我们看自己的录像带,回顾我们的一生,就已经够我们受的了!

根据回来的人的描述,在出了隧道之后,他们看到一个极其美丽的世界。那五彩缤纷的颜色,那种和谐的美,那种善所带出来的平安和喜乐,是人们从来没有看到过,从来没有经历过,更是无法用笔墨和言语所能描述的。不但如此,他们向远方眺望,看见在更远的地方还有一个更美的世界,要比他们在出了隧道所看到的,要美,要好上个千百倍。

有许多人说,在这个时候,他们遇见了死去的亲戚和朋友。亲友们亲切地问候他们,也有的很惊讶在这里看到他们,并且告诉他们不该来这里,因为“他们的时候还没有到”。有些人就在这里被救了回去,有些人在隧道里被救了回去,也有些人在病房的天花板下就被救了回去了。然而,似乎所有的人出了隧道就无法再往前去了。或者说再往前去的人,就无法被救回来了。

去了回来的人都说还不错,感觉挺好的。许多人说他们不再惧怕死亡,除了那讨厌的录像带以外。有些人甚至还有点向往那里的平安和和谐,希望能早点过去。

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好的呢?当然不是。如果都是好的,那还谈什么善报恶报?如果到死了都还不报,那还有什么公义可言?是的,不是都是好的。笔者曾经和几位从国内来的医护人员谈到死亡的问题。根据他们在医院里的亲身经历,他们提到许多令人非常害怕的例子。即使身在一个无神论的社会里,这些例子也不得不使他们相信,人死后一定还有些什么。

在罗林医生的书里面也提到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例子。其中有一个例子是这样说的:一个病人死了以后,他的灵魂好像掉进了一个深坑里,就如同一个自由落体一样,就这样一直落下去。愈往下掉是愈令人害怕。在这个坑的底端烧着熊熊的烈火,这灵魂就在这坑底,受着这烈火的煎熬。然而,真正令人害怕的并不是这火,而是在这坑里除了这人以外,没有其它的同伴。在这坑里所感受的那种深沉的孤独和寂寞,教人不禁毛骨悚然,不寒而栗。

罗林医生还特别提到一个患了严重的心肌梗塞的病人。这个中年男子躺在病床上,心脏突然停止跳动。罗林医生立即赶到抢救。但是,这病人的病情非常不稳定。经过电击之后,虽然苏醒过来,却又马上昏死过去。这男子就这样“死去活来”了好几回。奇怪的是,每当他醒过来时,他总是满脸惊骇,歇斯底里地嚷着:“我不要回去,我不要回去!那里实在是太可怕了!”后来,他只好紧紧抓着医生的手,如同一个即将要溺毙的人,央求罗林医生为他祷告。罗林医生面有难色地说,我又不是牧师,怎么为你祷告?但是,在这生死关头,这病人的哀求又是这么殷切,罗林医生想起他小时候,在教会里上主日学所学的祷告,只好勉为其难地为这男子祷告。这是罗林医生数十年以来,第一次求告耶稣的名。说也奇怪,这病人就慢慢地稳定了下来。罗林医生被这病人的经历震慑了。难道这病人真的去了地狱?难道真的有地狱?难道向耶稣祷告真管用?于是,罗林医生回到家,从书架上把那本发黄的圣经拿下来,拍掉了长年累积下来的灰尘,开始从圣经里面找答案。罗林医生开始认真地读圣经,发现原来圣经早在两三千年前,就已经把生死的问题,把人从哪里来,往哪里去的问题讲清楚了。后来罗林医生受洗成为一个基督徒,并且写了《死门之后》这本书。他的目的是要借着这本书,把他的亲身经验分享出来,好教更多人对死有更多的认识。并且,不需要经历死,就能有机会重新看人生,能对人生有一个积极正确的态度。

除了死亡经验,罗林医生在《死门之后》这本书里,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。那就是许多回来的人对人生的看法有很大的改变。有些原来很爱钱的,愿意把钱捐出来周济穷人。原来忙着追名逐利的,愿意把时间腾出来去帮助人。原来恨人的,讨厌人的,反而愿意去爱人。原来凡事只想到自己,只顾到自己的需要的,也愿意去顾念他人的需要。许多人愿意把他们所经历的当成是一个祝福,与人分享,让别人也蒙福。因为他们经历了死,看到了人生的底线,让他们有机会来思考“生”的问题,能够珍惜他们在世上所剩下的日子。

除了《死门之后》这本书,您如果有兴趣愿意多了解死,笔者推荐您看看拉赫田所写的《死后生命之研究》。如果您希望看一些学术性的讨论,您不妨参考伦达写的《濒临死亡研究论文集》,或是明斯写的《当我们死的时候》。 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